黑洞生物圖鑑ep.11-【現生最大的老鼠!?】

【卡皮巴拉其實是...】

現生最大老鼠!?

【全世界最會放鬆的動物來了?】

當說道到卡皮巴拉,相信大多數人會立刻聯想到牠們那看似永遠放鬆、無憂無慮的模樣。無論是在陽光下打瞌睡還是泡在溫泉裡享受,這些可愛的水豚(Capybara))總是帶給人一種莫名的療癒感。

不過,水豚可不只是因為外表可愛而聞名,跟著黑洞寶寶憶起探索他們的驚人真相!

【"水"豚,是水陸兩棲的動物嗎?】

水豚的學名是 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,翻譯成中文是「水中的豬」,牠們真的是如其名,是非常善於水中生活的動物。
身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’齧齒動物’,水豚生活在南美洲的濕地、草原和森林邊緣,靠近水源是牠們最喜歡的棲息環境。牠們的日常活動包括在陸地上覓食和休息,並會潛入水中逃避天敵或涼快身體,且水豚在水中的游泳能力相當出色,牠們甚至能閉氣達五分鐘,這使得牠們成為在水陸之間輕鬆自如的生物。

【 親戚眼中的巨無霸成員】

  • 非洲侏儒鼠(Mus minutoides
    是世界上最小的老鼠之一,體長約5到7公分,體重僅有5到12公克。這種老鼠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,棲息於草原和林地。
  • 天竺鼠(Cavia porcellus
    又稱天荷蘭豬,是水豚的迷你親戚。牠們雖然體型嬌小,但同樣是食草動物,和水豚一樣喜歡群居生活。
  • 海狸(Myocastor coypus
    這是一種中型水生齧齒類,主要棲息於河流和沼澤地區。牠們的體型比水豚小許多,但和水豚一樣擁有水中的生活能力。

【療癒外表下藏著會無限生長的牙齒?】

水豚屬於齧齒目動物,特徵之一便是門齒終生持續生長。
這些門齒具有高度適應性,能有效的應對高纖維食物的磨耗,因此水豚會通過攝食大量粗糙的植物,如草本植物和水生植被,不斷磨損其門齒,來維持牙齒的功能性。這種齧齒行為不僅是水豚正常代謝的需求,也反映了齧齒目動物特有的牙齒演化特徵。

【就是喜歡聚再一起!水豚是森林和平大使】

群居行為與警戒機制
水豚通常以家族為單位形成穩定的小型群體,群體成員間有明確的分工與社會層級。群體中常有特定個體擔任「哨兵」角色,進行環境監測。當發現天敵接近時,哨兵會通過發出急促的鳴聲或特定的肢體語言警告群體。這一警戒機制提高了群體的協同性與存活率,體現了水豚複雜的社會行為與對環境壓力的適應能力。


跨物種共生互動
由於其溫和的性情與低攻擊性,水豚常與多種動物共享棲息地,如鳥類、靈長類、爬行類等。部分鳥類,如黃頭牛椋鳥,經常附著於水豚的背上,利用水豚行走時攜帶的昆蟲或寄生蟲作為食物來源。這種共生行為不僅有利於其他動物清理寄生蟲,也在生態系統中展現出多樣化的物種互動模式,展現水豚在生態系中獨特角色與多樣物種間的合作關係。

2025科學營與國小科學課程,橫跨北台灣到南台灣桃園、中壢、平鎮、八德、龍潭、新竹、竹北、新豐、台南、高雄
【黑洞科學等你來一起成為科學家!】

最棒的國小科學營隊,豐富的科學課程與實驗,專業的科學師資,讓孩子愛上科學的開始!

▎黑洞科學唯一首選   ▎
▎讓科學不只是科學   ▎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