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其實很科學ep.14-【電磁波會致癌?】

【電磁波會致癌?】

手機睡覺不要放床頭?

離微波爐越遠越號?

【前言】

過往媒體新聞經常報導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,這使得許多長輩對電磁波產生了誤解。
你是否也聽過長輩告誡「睡覺時手機不要放在旁邊」「手機不要放在口袋,否則會導致不孕」以及「社區住宅不要離基地台太近」等話語呢?那麼,電磁波究竟是什麼呢?它對我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?

【電磁波是什麼?】

電磁波是在1865年由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·馬克士威預測出來的,但當時還沒有實驗證實。後來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·赫茲於188年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。從科學的角度來看,電磁波屬於一種能量,幾乎所有能夠釋放電能的物體都會釋出電磁波。無線網絡上網、打電話、收聽收音機,甚至微波爐加熱食物,這些都是電磁波的應用。電磁波又可以區分為「游離輻射」「非游離輻射」

【 游離輻射 vs 非游離輻射】

游離輻射是指頻率大於3×1015赫茲(Hz)的電磁波,通常稱為輻射或放射線。最常見的游離輻射是X光。其頻率比非游離輻射高,能量強大到可以打斷細胞內各種分子的原子鍵,從而產生游離化,破壞DNA、導致癌變。因此,醫院的X光室都有鉛板隔離及相關的安全防護措施。
 
非游離輻射是指頻率小於3×1015赫茲的電磁波,一般所稱的電磁波都屬於此類。它能量、穿透性較低,促使分子震動,無法打斷原子的鍵結,無法產生游離化。按照頻率從高到低的順序,非游離輻射可以分為紫外線、可見光、紅外線、微波、射頻、極低頻,以及靜電場和靜磁場。由於極低頻的波長非常長,約5000公里,所以通常稱為電磁場

【微波爐、手機、基地台或無線網路的電磁波致癌嗎?】

不會。這些電磁波皆屬非游離輻射,與會致癌的輻射不同。

目前於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報告指出「基地臺及無線科技之電磁波與大眾健康」第 304 號概要說明書,並指出,由基地臺或無線網路產生的微弱電磁波,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負面之影響。行動基地臺發射之電磁波屬於無熱效應的非游離輻射,不會打斷化學鍵結,亦即不會破壞生物細胞分子。
而國際癌症研究署(IARC)將低頻率磁場歸類為「可能致癌物」(2B等級),雖然看上去有列在可能致癌物上,但它和我們吃的泡菜以及蘆薈萃取液其實是歸類在同一個等級喔,所以不用太擔心。

 

【黑洞說結論】

生活中的家電電磁波基本上都落在安全值內,就算把電器從生活中移除,電磁波其實也隨處可見!

在找尋電磁波相關資訊時,還是要從專業的網站來去了解內容,像是世界衛生組織或是國際癌症研究署,國內的話可以找衛福部的電磁波宣導專區,若對基地台有擔憂可以尋找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,才不會被網路上錯誤資訊誤導喔!

2025科學營與國小科學課程,橫跨北台灣到南台灣桃園、中壢、平鎮、八德、龍潭、新竹、竹北、新豐、台南、高雄
【黑洞科學等你來一起成為科學家!】

最棒的國小科學營隊,豐富的科學課程與實驗,專業的科學師資,讓孩子愛上科學的開始!

▎黑洞科學唯一首選  ▎
▎讓科學不只是科學  ▎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